您的位置 › 每日新闻 › 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在创伤骨科病房管理的应用前景
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在创伤骨科病房管理的应用前景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2日 信息来源:高远

移动医疗是医疗卫生行业的新兴领域,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给出的移动医疗定义为,mHealth,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

  移动医疗为临床的病房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目前临床常用的健康教育方法,无法满足对患者的个性化宣教,实现对患者围手术期系统有效的管理。而随着移动医疗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能否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创建新型健康教育模式,是创伤骨科护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1.创伤骨科病房管理现状

1.1 创伤骨科管理特点

   现如今,随着建筑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和老龄社会的到来,因意外伤害导致的骨折以及骨质疏松相关性骨折的患病率较高,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而通过住院手术治疗是患病后主要解决方案。据研究显示,骨科手术患者对术后康复相关知识的知晓度为 52.26%,仅一半的患者了解康复的相关知识,知晓度低。

1.2常见护理干预手段

   目前临床常见的护理干预包括教育、提醒和反馈三反面内容,干预形式有口头讲解、书面材料、示范训练等方法,其中口头讲解是直接、简便、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中最为常用,但其有存在效果易受到护士的业务水平、交流沟通能力、知识水平的影响、护士无法有效的收集到患者的反馈及自评、教育不深入的缺点。

近几年,临床上有报道通过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视频进行健康宣教的形式,取得了满意效果,但视频宣教依然未能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无法及时收集患者的反馈,达到护患更好的沟通。

2.移动医疗的应用现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PP在改善医疗结果中存在实际价值。国内目前市场上涌现的移动医疗应用软件主要集中在疾病的实时监测和健康宣教两个方面。

3.创伤骨科的应用前景

   针对创伤骨科专科特点,研发创伤专科护理管理APP软件,建议实现以下几个方面功能:

3.1实现个性化护理

随着意外伤害导致的骨折以及骨质疏松相关性骨折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收治的患者病种多且病情复杂,因此针对患者不同的骨折部位以及基础疾病,了解患者所需,推送不同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使用的主观感受,满足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需求。

3.2增加护患沟通

临床中,患者的反馈信息无法及时传达给护士是纠纷发生的原因之一,除了设置在线咨询外,将临床中使用的量表纳入到APP软件中,例如患者疼痛评估量表、焦虑量表等,患者可随时随地的进行自我评估,护理人员通过患者的反馈可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3减轻护理工作量

   伴随着手术量的不断增加,骨创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工作也变得日趋繁重,利用互联网将去时间化的特点,将临床中的健康宣教内容,例如入院宣教、术前指导、手术技术介绍、常见并发症、出院指导及居家护理要点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推送给患者,以减少护士重复宣教的次数,从而降低护士工作强度。

3.4构建专科大数据库

   移动医疗应用软件通过云端实现对患者信息的安全保存,随着数据的积累构建创伤患者的大数据库,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及分析,可为临床科研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影响护理工作,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移动医疗应用软件打破传统临床护理管理的局限,它实现了监控健康的全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服务效率,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利用移动医疗技术解决劳动力缺乏以及医疗健康服务问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其应用效果上,国外已有研究表明,移动医疗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国内目前市场上APP种类繁多,但对临床应用方面缺乏系统性开发研究,没有能适用于管理创伤病房的一款软件,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研发适用于创伤病房的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并对其效果进行研究将成为发展趋势。

gaoyuantu.jpg

作者简介:       

高远,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护理学组副主任委员、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副组长、中国医药信息学会护理信息学青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目前承担全军课题1项,院级课题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解放军总医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护理创新奖2项,发表SCI论文5篇,核心期刊论著10余篇。曾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解放军总医院“优秀护士长”、“个人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主要专业方向为骨科护理及管理,负责解放军总医院护理信息化专项工作。